发布时间:2022-10-18 来源:苏州日报
走进汾湖高新区(黎里镇)东胜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漂亮的小洋房和干净整洁的村道。在村里一处墙面上,有一组色彩鲜艳、形式活泼的主题墙绘,“人人关爱乡村环境”等宣传字样配合着接地气的农民画,让乡村文明之风拂面而来。
东胜村由原大胜村、东方村合并而成,区域面积6.22平方公里,下辖9个自然村和3个动迁小区。曾经,该村基础设施薄弱,经营模式单一,年可支配收入不足300万元。
经过多年努力探索,东胜村各项事业实现跨越发展,其中2021年村级收入突破千万元。东胜人齐心协力,奋勇前进,努力将东胜村打造成一个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景色宜人的和美新家园。
村企共建
注入富民“活水”
东胜村是爱国民主人士、南社发起人之一——柳亚子先生的出生地,为继承先辈遗志,凝聚党员力量,该村通过深度挖掘本村历史文化资源,取名于柳氏家族捐建的胜秀桥,创建了“胜秀同心”基层党建品牌,为东胜村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注入党建“活水”。
东胜村党委书记戴根荣表示:“‘胜秀同心’党建品牌,既是村里党建工作的指引方向,也是我们做好服务的目标要求,更是全村各项事业发展提升的行动号角。”
近年来,在“胜秀同心”党建品牌的引领下,东胜村不断加强村企合作,优化资产资源,与欧普照明、光明地产等企业共建党建“朋友圈”。通过组建一个联盟、壮大一支队伍、共享一个平台,实现协同发展、资源共享,也为东胜村的基层党组织注入活力、输入动能,共同绘制村企共建发展蓝图。
为村民购置保险,给60周岁以上老人发放养老补助……在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同时,东胜村也在不断提升管理服务水平,满足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打造富民“升级版”,村民的幸福指数明显提高。
志愿服务
浸润乡风文明
清除小广告、搬运建筑垃圾、清扫白色垃圾……每周末,东胜村的志愿者们对小区绿化带、楼道、垃圾房等公共区域进行大排查,从细节入手,确保不留死角。在志愿者们的努力下,不仅改善了村内环境,扎实推进基层服务,还有效提升了村民的满意度。
目前,东胜村拥有志愿者2000余名,以热心公益的村民、村“两委”工作人员为主体,定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建设和美幸福的东胜村集聚力量。
“在志愿服务中,我们还对随地吐痰、遛犬不拴绳等少数不文明行为进行劝阻,希望我们可以成为乡风文明的传播者、践行者和推动者。”东胜村党员志愿者凌珍说。
近年来,东胜村还借助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漂流书屋、村民文化活动中心等载体,举办了形式丰富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让村民时时沐浴在“淳朴馨香”的文明之风里。
扮“靓”庭院
过诗意乡村生活
屋前苗木吐新,村道干净整洁,村民笑逐颜开……如今,行走在东胜村内,随处可见的小花园、小菜园自成美景,让人流连忘返。
为进一步巩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果,东胜村积极动员村民主动投身“美丽庭院”示范户创建工作,栽花种树、清洁家园、美化庭院,真正让人居环境美起来、家庭院落净起来。
在“美丽庭院”建设的基础上,近期,东胜村正积极推进“美丽菜园”建设。屋前绿树鲜花,屋后菜园篱笆,“美丽菜园”建设既改善了村庄面貌,又提升了蔬菜自给率,得到了村民们的普遍好评。
戴根荣表示,东胜村将发挥每个自然村的特色,建设休闲场所、农家书屋、医务室及妇女儿童室等公共设施,打造老有所乐、学有优教、病有所医的新平台。同时,进一步创新思路、整合资源,凝聚发展合力,助力村民增收致富,打造共同富裕新农村,绘出美丽乡村文明新画卷。(苏报驻吴江区首席记者 王英 见习记者 朱亚蕾 苏报通讯员 吴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