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文明办日前发布2018年第四期“苏州好人”评选结果,分别是:沈惠萍、宋凯轩、王志勇、杨建林、杨秀兰、何国英、唐桂泉、顾红星、李中奇、沈月英、蔡瑜、高长毛、张建星、顾卫国、陆文华、钱水明、张华、王建伟、朱畏可。
2018年度第四期苏州好人简介
1.好邻居十余次相“救”隔壁老李成佳话
沈惠萍,女,1968年11月生,太仓市凤雅社区居民。邻居李宝林患有糖尿病、低血糖,在10年前因车祸致大脑严重受伤,患有间歇性晕厥和癫痫。李宝林妻子因病去世后,为防止他病发危及生命,邻居沈惠萍一直帮衬着、关照着老李。3年多来,沈惠萍已经“救”了李宝林十几次。“有好几次都是晕倒在菜地里,是用三轮车把他拖回来的。”沈惠萍清楚记得,有一次老李居然晕倒在河里,幸亏及时发现送到医院。
2. 大爱无疆,捐献造血干细胞的“90后”
宋凯轩,男,1990年8月生,苏州金庭镇东河社区人。宋凯轩是一名热心公益的年轻人,多次参加无偿献血,累计献血1400毫升,2016年10月,他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了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今年3月,宋凯轩接到红十字会通知,血样与郑州一名17岁的白血病患者HLA配型相合,初为人父的他,毫不犹疑答应捐献。7月24日,宋凯轩成功捐献225ML造血干细胞悬液,为远在他乡的少年送去生的希望。
3. “卖菜哥”的公益路
王志勇,男,1973年6月生,网名卖菜哥,张家港市大新镇的一名普通蔬菜销售户。2007年开始参加志愿服务,然后策划组织了义卖募捐帮助白血病患者,帮扶寒门学子艺术培训,文化惠民温暖过渡房、“贴心小棉袄”关爱计生特殊家庭等志愿服务项目,2013年以来累计志愿服务时间1500余小时。如今,王志勇在公益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因为他知道帮助他人就是幸福自己!
4. 慈善助学十三年,用爱心点燃希望
杨建林,男,1973年9月生,吴中区姜家社区居民。13年前偶然的机会,杨建林看到山区孩子因贫困上不了学。他毫不犹豫的记下捐款方式进行捐助,从此开启了他助学慈善之路。杨建林自己家并不富裕,在郭巷开了一家废品收购站,每天工作要达到10个小时。但这并不能阻挡杨建林热衷公益的心,他助学十三年累计捐出二十余万,帮32个孩子圆了求学梦。如今,杨建林还捐助着12个学生,他表示自己要用一辈子来做好捐资助学这件事。
5. 5元理发良心价排忧解愁乐助人
杨秀兰,女,1964年5月出生,盐城大丰人,1987年嫁到苏州。1998年,她下岗后开起了理发店,虽然房租在涨,但理发钱一直没涨过。当初开店不久,她看到社区里不少家庭困难的居民原来舍不得花钱去理发,于是决定,无论男女老幼都只收5元,而对社区里的残疾人则分文不收。最近几年,很多人建议她涨价,但她说什么也不同意。这里不仅是一家理发店,还是居民们的“解忧杂货铺”。居民们有事都喜欢找她,遇到烦心事便到店里来“倾诉”,她成了大家的“知心人”。杨秀兰说:“做人要有善心,父母都是老实人,心也善,从小就教育我要对人友善。”其实杨秀兰家并不富裕,丈夫有糖尿病,儿子还未结婚,但她始终坚持5元理发的良心价。
6. 长嫂如母,悉心照顾瘫痪小姑40载
何国英,女,1955年3月生,退休,常熟市沙家浜镇红石村人。40年,14000多个日日夜夜,为了照顾瘫痪的小姑常妹珍,何国英记不起多久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刚嫁到常家时,小姑还只是腿脚不方便,仍有基本的自理能力,没过几年,小姑的精神出现问题,变得疯疯癫癫。一到夏天,稍不注意,小姑就会扯着木窗框跳进河里说要游泳,但一游往往就是一天一夜。“我们在岸边拿了她平时爱吃的引她上岸,她也不理,我们只能守着她。”何国英说,因为担心小姑发生意外,夫妻俩在岸边一守就是一夜。40年来,夜里基本没睡过整觉,时常放心不下,要起来看看小姑睡得好不好,有没有踢被子。在何国英的影响下,她的孩子们也格外懂事地自觉照顾姑姑。如今,小姑已从8岁的女孩变成了中年妇女,而何国英也已是年逾60的老人。在何国英的精心照料下,常妹珍脸上总是干干净净,衣服总是整整齐齐。何国英用大爱诠释了什么是“长嫂如母”。
7. 手足情深:哥哥照顾弟弟28载
唐桂泉,男,1957年5月生,张家港市大新镇大新社区居民。弟弟唐元泉9岁那年,身患慢性肾炎。1990年,父亲去世,照顾弟弟的重任落在了哥哥唐桂泉肩上;2000年,弟弟病情恶化,转成了尿毒症,哥哥举债15万元为其治病;2007年,老家拆迁,为方便照顾弟弟,唐桂泉提出分房时将两套安置房分在一幢楼里。28年光阴,不离不弃,守护相助,让人感受到了兄弟情深,爱的力量。
8. 万里援疆情共圆健康梦
顾红星,男,1971年6月生,现任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科秘书,挂职新疆巩留人民医院副院长。他潜心钻研业务,与时俱进,先后三次到上海、南京等三甲医院进修学习,熟练掌握泌尿外科微创技术。他不顾射线危险,在CT引导下为肾脓肿病人穿刺引流;多年常年备班,手机24小时开启,总是第一时间到达危重病人救治第一线。2017年初,他积极响应党中央及江苏省新一轮对口援疆的号召。在援疆期间,他克服了对气候、饮食的不适,克服了医疗设备的短缺,开展了多例重大手术,每开展一例手术就填补当地一项技术空白。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让各族群众感受到援疆的深厚情谊,用真情筑建民族团结之路,受到巩留当地政府和医院的高度评价。
9. 硕士扎根农村创业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李中奇,1992年5月生,2016年南京农业大学毕业后在常熟市董浜镇东盾村的南农大(常熟)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种植基地工作。他一心扎根农村,精心指导农民改变传统种植方法,致力于打造微生物种植模式,让农业少用化肥、农药,减少农残,恢复土壤,让农产品更安全、生态……2016年,他又响应国家和地方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扶持政策,承包50亩荒地,创办了生态农场。成功创业不忘初心,李中奇把自己探索出的新技术、新品种和新模式无偿传授给周边的农民,共同带动周边农民致富。
10. 数十年如一日,退而不休志在推动全民健身
沈月英,女,1950年4月生,中共党员,常熟市健美操舞协会会长。2005年退休后,她数十年如一日致力于推动全民健身运动在全市城乡的普及推广和蓬勃发展。她身兼数职,既组织活动,又坚持每月两次到城乡开展义务培训,经过近十年的努力,沈月英在全市范围建立了10个健美操协会分会,176个辅导站,协会注册会员达17805人,2017年协会获评社团组织4A级。她还积极推广《常熟市文明广场舞公约》,设立健身点“公共文明引导志愿服务岗”,助推文明健身。
11. 苏州护士挺身而出一路相伴救护患病小伙
蔡瑜,女,1975年10月生,是苏州科技城医院的一名护士长。6月20日,正在哺乳的蔡瑜在火车上听到广播说车上有小伙突然全身瘫软,身为医护人员的她立马放下孩子冲到病人所在的车厢,在蔡瑜细心和专业的观察下,她判断这一症状十分像甲状腺手术后低钾血症,在她一系列处理下,小伙子安全下车。而这不是她第一次见义勇为。此前,在小区门口散步的她看到有人倒下,蔡瑜在判断他是休克后,第一时间拨打了120将其送往医院。而在武汉,她也遇到过突然晕倒在马路中间的老爷爷,经验丰富的她判断出老爷爷是中风,她为其拨打了120,确认患者被送往医院后,她才默默离开。
12. 小学保安勇救落水女子
高长毛、张建星
高长毛,男,1963年5月生;张建星,男,1967年8月生,两人均为吴江人,现在吴江区天和小学担任保安。6月28日中午,正在执勤的高长毛和张建新听到学校外有人呼救,便循声向西塘河边奔去。跑到河边,只见河中有一名女子溺水,马上不见了身影。高长毛顾不得脱衣服,甩掉皮鞋便跳入河中,奋力救起了落水女子并推向岸边。张建星则准备好了竹竿长叉,将落水女子救上岸。两人一起挽救了一条年轻的生命。
13. 多次紧急救助诠释医生天职
顾卫国,男,1971年1月生,苏州市广济医院影像科医生。7月9日中午11时许,顾卫国医生在外出做体检回医院的路上,看到有两辆车子停在路边,有人抱着孩子蹲在地上,顾医生当即靠边停车,查看伤者情况。“看孩子的样子,应该是高热惊厥引起的抽搐。”顾卫国解开孩子的衣领,保持孩子呼吸畅通,并用干净衣物放在孩子上下磨牙之间,防止孩子咬伤舌头。到达孩子的家里后,顾医生又对孩子做了紧急降温处理,孩子的家人随后也将孩子送往附近的医院就医,确认孩子情况稳定后,顾医生便又匆匆赶回了医院上班,直到第二天媒体上门前来采访,大家才发现顾医生就是昨天高架救人的医生。这样的事情已经不是第一次,早在2010年一天他回吴江老家,在苏同黎正巧遇见车祸,他马上停车抢救伤者,把受伤孩子迅速送到吴江人民医院,并给家属2000元医疗费,孩子平稳了他才走,一个月后,受伤家属找过来感谢科里同事才知道。2013年一天傍晚在北环辅道,一个年轻人躺在绿化带里,前面二十几米倒着一辆电摩,他毫不犹豫,停车抢救,做心肺复苏,直到120到来。
14. 娄葑居民陆文华勇救轻生女子
陆文华,男,1978年10月生,飞旭电子员工,现居苏州工业园区娄葑街道葑南路社区。5月31日晚,家住六楼的陆文华听到窗外一片嘈杂之声,他探头一看,发现居民楼对面的河道里有人落水,他连忙跑到楼下跳入水中救人。陆文华把女子救起、游到河道驳岸边,但由于驳岸陡直,陆文华无法把落水者托举上岸。此时,接到群众报警的苏州工业园区娄葑消防中队消防战士赶到现场,在消防战士的帮助下,陆文华和落水者最终安全上岸。
15. 老人失足落水小区保安生死营救
钱水明,男,1964年7月生,江苏苏州人,7月25日上午,在苏州工业园区唯亭街道青剑湖二社区的龙会河边,一名老人失足落水,生命危在旦夕,盛建物业巡逻保安钱水明发现后及时营救,并对已经没有呼吸的老人实施人口呼吸及心肺复苏,最终老人转危为安。
16. 特勤队长勇闯火场保一方平安
张华,男,1981年10月生,家住高新区林枫苑,担任浒墅关经开区派出所特勤队长。7月17日晚,高新区某小区发生一起火灾,下班后脱下制服的张华凭着本能和职业敏感,洞察了火情,通知群众报警,疏散被困人员。他的一系列处置,为随后赶来的消防人员成功灭火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事发当晚8点左右,张华前往小区看望奶奶,突然听到楼上发出“嘭”的一声闷响,凭着职业敏感他感到大事不好,“那是爆炸声”。眼看着火势即将蔓延,人群中突然冲出一个身影,在提醒身边居民立刻拨打报警电话后,迅速拿起水桶冲上楼道,踹开未锁的房门,通知房间内住户撤离现场……随后赶到的消防人员及时扑灭了这场因照明电池自燃而引起的火灾,因为报警及时,处置妥当,这场火灾并未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这时,小区居民才想起那位面对火灾临危不乱的英雄,他正是虎丘公安分局浒墅关经开区派出所特勤中队中队长张华,他早已默默离开了现场,而这也不是他第一次置身险境,舍己救人。
17. 面对500万不心动 体彩业主为诚信代言
王建伟,男,1962年8月生,苏州市相城区西浜小区居民。2018年9月11日晚,王建伟所经营的05148网点中出江苏体彩第18141期7位数500万大奖。500万大奖为网点老彩民委托王建伟代为守号所中。王建伟在面对500万大奖时毫无杂念,第一时间告知彩民,并归还大奖彩票,用实际行动践行体彩“责任、诚信、团结、创新”精神,为社会文明发展树立诚信榜样。
18. 惟训惟实言传身教 守望水乡
朱畏可,男,1944年7月生,昆山市锦溪镇居民。早期,朱畏可的爷爷和父亲都为人本分,做事诚实,经常接济穷人,一家人传承先人惟训惟实的优良传统,多次被评为苏州市文明家庭等荣誉。朱畏可言传身教,将诚实守信和助人为乐的精神教导自己的儿女。此外,他一直为水乡古镇的保护和传承,倾注着自己的热情和心血。从1991年开始,他仔细考证,找出了解放前古镇原有旧址的具体位置,收集了古镇曾经涉及的餐饮、旅店、手工等182个行业,绘制了多张翔实的锦溪原貌布局图表,让古镇的历史风貌更加生动。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云好人》网站看到的,谢谢!请记住永久网址:http://www.yunhaoren.com